2010年4月13日 星期二

海峽兩岸盆景合作之前景和極待解決之問題 (三)(中國常州兩岸盆景展與論壇發表) 楊修


兩岸盆景極待解決之問題
  盆景創作週期長,制作難,養護難,連續創作更難,不少人可望而不可及。對世界而言,盆景藝術還未被廣泛認可,末能形成廣泛的盆景產業。近年來如何拓寬盆景產業已成為盆景界的熱門話題。雖然市場經濟的運行規律告訴我們,供銷雙方的關係是產業引導消費,消費促進產業,但最終還是創作者領導市場。對產業來說要抓住根本,還是要做好引導消費者的工作。

(-)、建立完整的盆景藝術美學與研究機構
  長期以來,我們對傳統藝術缺乏充分的理論研究和理論說明。早在20世紀50年代,毛澤東同志就指出:中國的音樂、舞蹈、繪畫是有道理的,問題是我們說不大出來,因為沒有多研究。這種狀況,在50年後的今天還沒有得到根本的改變。人們對傳統藝術的創作比較重視,但對傳統藝術的理論研究則不夠重視。有些門類,如昆曲、京劇,我們有培養表演人才的學校,但沒有培養研究人才的機構。對於盆景藝術,我們往往只限於叫好,至於究竟好在哪里,我們還是說不大出來。我們也很少看到具有國際視野同時又具有國際的研究著作。我們歷史上還有極其豐富的藝術理論遺產(畫論、書論、樂論、曲論、舞論、造園理論等等),但至今我們還沒有一本《盆景藝術美學》的著作。我們對於盆景的審美特點和發展缺乏理論的把握,對於它們的文化精神內涵以及多方面的價值缺乏理論的說明。世界的盆景藝術在歷史長河中發展是緩慢的,也是不平衡的,直至今日,還有很大一部分人仍不知盆景是何物。即使進入盆景圈內的人,藝術造詣高的也是少數。盆景作為一項藝術產業,必須建立完整的盆景藝術美學。為此,我認為可以採取這樣一些具體措施:首先,由有關部門出面組織,制定對盆景藝術進行系統研究的長期規劃,以集中兩岸的力量,逐步推進研究工作,避免出現低層面的簡單重複勞動;其次,加強對盆景藝術理論的整理、研究,並在藝術院校建立科系,且在一流綜合大學建立研究機構,同時培養高級研究人才(碩士、博士)。這樣做也有利於培養全體大學生對盆景藝術的興趣和愛好,並深化盆景對社會的引響力。

(二)中小盆景普及化
  盆景產業尚處在初級階段,廣大人民群眾的經濟承受能力也有限。能用幾萬來買盆景人為數不會很多。大多人能承受的盆景價格大致有限。因此,只有一般中小型盆景才能有廣闊的市場。現階段養盆景的大多是城鎮居民,從這些人的家居條件來看,能夠擺放盆景的空間只局限在陽臺、屋頂。盆景要經常修剪和養護,還需經常搬動,管理上稍有不慎,就會毀於一旦,中小型盆景管理上相對方便些,即便損失了也不會有切膚之痛。中小型盆景素材來源廣泛,生產週期也短,適應產業化開發與普及。一般中小型的盆景是盆景產業的基礎,有了廣大的基礎,就可往藝術化精緻化前進。

(三)杜絕山採的行為增加實生的培養
  盆景產業從生態保護的角度講,也不提倡挖取大型素材來製作盆景。大型素材需幾十年、幾百年才能形成,資源極為有限,破壞了生態環境,那麼,今天的盆景作者便不再是美的創造者,而將成為破壞人類生存環境的千古罪人。盆景藝術的產業開發,最終還是要走實生育材的路。盆景素材的人工快速繁殖是盆景產業化開發的基礎。提倡發展實生盆景有利於把盆景產業的普及與推廣的方式轉到育材上來,也有利於規格化,批量化生產,更有利於盆景外銷。
  
(四)盆景的規格建立
  要真正做到盆景藝術的發展,首先必須轉變價值觀念,掃除盆景審美上的思想障礙,人們往往以商品價格來代替藝術價值,認為大型盆景奇貨可居,價格高,藝術價值也自然高了。從藝術上講,特大型盆景背離了盆景的本質和功能特點。盆景是人為的藝術化後的自然形象,而自然界的大樹卻是天生天造的形態,後者不屬於藝術範疇。把自然大樹移栽到特製大盆中充當盆景,以大樹表現大樹,實無藝術可言。其實,盆景是注重意境的藝術,而不是盆景量感越大越好。在日本和台灣長期以來,10 0公分 盆景規格內的盆景價格遠遠高於盆景規格10 0公分 外的盆景價格,因為盆景講求的是意境而不是規格,在有限的高度內創造出最有意境的盆景是最難的。盆景規格10 0公分 內的盆景好維護容易保養,容易搬運在不同地點欣賞,盆景技術也是最難。兩岸盆景要國際化自然要跟這國際的規格走,才容易進入盆景世界舞台。

結論
  藉由這次兩岸盆景藝術研究領域之學者專家研討、互動,瞭解兩岸當代盆景藝術創作現況與盆景藝術產業發展情形之異同,並呈現獨特、多元的現代文化藝術創意與文化創意產業成果。期望整合成內部與外部資源,經由跨領域的工作團隊結合兩岸學者交流參與之學術研討會及參訪的過程,營造一藝術無疆界、人文與多元觀點激盪之盆景藝術產業環境,培育傑出的創意人才、孕育原創的洞見思維,以發展突破與躍進的盆景藝術創意,並將成果實際導入產業,扶植成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