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1日 星期五

今…植物生命力,走入病房、監獄-撫慰身心靈,園藝治療開枝散葉

 





「在照顧植物的過程中,會一直感覺到生命的變化:發新葉、新芽、花開、花落,生生不息」。台灣第一位獲得美國認證的園藝治療師黃盛璘,近年在國內大力推展園藝治療,一些患有憂鬱、自閉、失智等身心靈障礙者,在與植物互動中,重新體認對生命的感動。





黃盛璘是友人眼中的拚命三郎加工作狂,中年危機讓她放下一切,毅然踏上陌生的美國,尋找生涯第二春。二○○四年,獲得園藝治療師認證後,帶著滿滿的熱情回到台北,希望帶動更多人親近自然,並以植物的生命力,療癒現代人的身心靈。





台灣人們生活在壓力鍋,每天待在水泥森林裡,接觸植物是很好的抒壓方法。黃盛璘發現,特殊族群對園藝治療需求量非常大,她已和學術醫界舉辦六屆園藝療法國際研討會,和亞東醫院精神病房、基隆長庚安寧病房合作長達四年,近期開始與台北監獄配合,希望透過植物來處理與生命情緒有關的問題。





黃盛璘說,「植物」是個生命體,它的生命循環帶給人們生命更新的希望,及再次起步的機會。園藝治療強調實地「動手做」,與植物培養親密互動關係,讓身心靈產生細水長流、微妙的轉變。





例如,老人養護中心運用植物刺激記憶,幫助失能或失智憂鬱的爺爺奶奶們重建生活樂趣,老人在照顧另一個生命、觀察植物生長周期的過程,重拾自信,感覺自己是個有用、有生產力的人。





除了失智長者,受情緒困擾的孩童青少年、視障者、腦性麻痺孩子、或需長期身心復健等特殊族群,在每周一次、至少一季的療癒課程中,透過植物這個「綠色醫生」,喚醒內在覺察,增加自我意識與幸福感。





「最好找生命力強的植物入門。」黃盛璘說,把植物種死了,會令人沮喪失落,所以,她通常找台灣本土的青草上手,例如,具淡淡清香的艾草。





這幾年,國內陸續推出園藝治療專業人員培訓課程,雖然在正統醫學中,它只是一種輔助療法,但已慢慢開出本土的花。張翠芬/專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