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者:楊振綿 北斗電腦負責人
傳統樹型要求葉團的完整,形狀飽滿,盡量不要露出拙枝幹,然而在創作時反而是顯露枝幹,不論是巧枝幹或是拙枝幹,真誠、忠實的把生命累積、受傷痕跡的模樣呈現出來,葉團最後很自然的表現在末梢,並且是有空間美感的,不刻意去要求人工的形式美感。
在每週的實作經驗上,體悟到以前課堂上的理論,沒親自大量實作,以前老師教的、自己看盆栽書籍,盆栽展看的,拍漂亮盆栽相片,都只是一種對盆栽的概念,很容易忘記。
學習盆栽唯一方式就是”去做”,而不是去想,當你實作中體悟明白了,自然你就明白了,你沒能從實作中體悟到,跟你說了技巧、原理,你還是不明白的。
因樹性來整作 ─
說起來很簡單,但實作的背後卻蘊含著多少功夫,包括對樹種特性的了解、即使是同樹種每一棵的個性也是不同的,加上長時間敏銳細心的觀察其生長情況,配合其他外在不可控制環境因素,最後針對每棵不同樹性的生長情況再施以不同的調整。其原理與教育孩子是一樣的,你必須了解每個孩子不同的性格、天賦的差異,教育的方式自然就不同,大鍋炒或制式教育的方式,應用在盆栽是創作不出有個性、特色的盆栽的,以前孔子說”因材施教”實有其道理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